以铁纪护航精准发力 让厉行节约蔚然成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方面的规定作了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螺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党中央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断完善制度约束,纠治歪风邪气,营造了良好风尚,但铺张浪费现象在少数单位和党员干部身上偶有发生。小到个别单位“长明灯”“长流水”;办公用品管理混乱、随意取用;用车管理不规范,公车私用或超范围使用。大到违规或超标准在公务接待中超标准安排工作餐,以公务接待为名使用公款大吃大喝;以考察为名安排无实质工作内容的差旅活动,利用培训学习等活动违规吃喝,将费用转嫁至公务经费中;不注重本地实际盲目上马项目,超标准装修、重复建设场所,造成资源浪费。以上浪费现象,若不及时遏制,将会削弱制度的威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侵蚀党群干群关系。
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主责主业,聚焦铺场浪费问题加强监督执纪。一是要落实好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监督内容,紧盯“关键少数”,通过专项监督、实地调研检查等形式,从严查处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为个人政绩脱离实际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问题,督促党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真正把资源用在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上。二是要加强监督联动。纪检监察机关要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过程中用好审计、财会等专业力量,加强对物资采购、财务支出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日常协调联动,进一步完善协调沟通、线索移送等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的合力,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切实维护好人民利益。三是要弘扬优良作风。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纠树并举,在从严从实做好监督的同时,要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的勤俭节约思想与现代实际相结合,传播勤俭节约理念,带动党员干部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