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旅游网(微官网)

关注
法治聚焦 LV.2
饮食文化 24-8-26 浏览975
  • 血糖概况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Glu),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普通人血液内大约有5克左右的葡萄糖,肝脏中储存70~100克肝糖原,肌肉中储存400克左右肌糖原,一个人体内总共约存有475~505克葡萄糖。







    血糖来源三种途径



    ①食物消化、吸收:吃进主食后,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化合物,在肠道消化吸收分解成葡萄糖,血中葡萄糖超过5mmol/l时,胰岛素这把钥匙帮助打开组织细胞表面的葡萄糖通道即胰岛素受体这把锁,葡萄糖得以进入细胞内,产生能量被人体利用。







    ②肝内储存的糖原分解:身体内各组织细胞如大脑、红细胞和骨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葡萄糖,大脑每天消耗葡萄糖高达120克左右,所以靠储存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一般情况下也只能提供人体十多个小时的能量,如果在较大运动量情况下,半个小时左右也就消耗光了。在一般饥饿状态下及运动时就要启动肝糖原、肌糖原提供能量。肝糖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持空腹血糖的稳定,肌糖原是为了提供给肌肉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③糖异生: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肝脏启动糖原异生途径,用脂肪甘油酸、氨基酸、乳酸转化成葡萄糖供应能量。









    血糖去路三种途径



    ①身体内组织器官消耗血液中葡萄糖供能,因此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需要。

    ②肝糖原、肌糖原储存:当血糖超过10mmol/l时,葡萄糖开始以糖原的形式存储在肝脏、肌肉中。

    ③转化成脂肪和蛋白质存储:当肝脏中储存的肝糖原超过70~100克时,再吃进来的食物在肠道被吸收分解成的葡萄糖,就需要转化为脂肪酸或氨基酸,进而合成脂肪或蛋白质,并以此形式存储起来。







    血糖的调节



    调节血糖浓度的结构主要有下丘脑、胰岛、肝脏、肌肉、组织细胞和肾脏等,其中下丘脑和胰岛起调控作用,而肝脏、肌肉、组织细胞则通过各自的生理活动使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肾脏则通过重吸收作用间接发挥作用。



    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血糖的高低受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当血糖升高时,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身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就像钥匙打开了组织细胞膜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即葡萄糖通道大门的这把锁,葡萄糖就可以进入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脂肪酸;血糖升高的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升高与血糖降低同步。







    当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抵抗利用障碍时就会出现血糖增高,形成糖尿病。血糖过高,一方面糖会从尿排出,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全身的细胞都泡在糖水这高渗透压环境下,细胞内的很多反应都无法顺利进行,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心脑肾周围血管眼睛等细胞的损伤,器官功能的降低或衰竭等并发症的出现。







    当血中葡萄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都是可以升高血糖的。正常人空腹血糖在2.8mmol/l以下,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在3.9mmol/以下,就是低血糖。低血糖状态下,分分钟人的大脑就获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头晕甚至是昏迷就会出现,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将血糖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 生成海报

    打赏作者

    更多
    收藏
写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