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微吧

官庄镇—观察员 硕士级
24-4-23 浏览624
发表于河北省
  • 车前草又叫牛舌草、蟾蜍草,为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干燥全草。内丘县域都有自然野生分布。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小肠、大肠经。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
    外观
    植株形态
    多年生草本,连花茎可高达50厘米。根状茎短,多须根。叶基生,具长柄;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全缘或呈不规则的波状浅齿。
    花序梗长5-30厘米,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为花茎的2/5-1/2,花浅绿;花冠小,膜质,花冠管卵形,先端4裂。蒴果卵状圆锥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药材性状
    车前草可全草入药,根丛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明显弧形脉5-7条;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浅齿。穗状花序数条,花茎长。蒴果盖裂,萼宿存。气味香,味微苦。
    功效与作用
    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利水通淋
    车前草归大肠、小肠经,可用于小便不利、热淋、水肿、血淋等病症。常与茨黄连、笔仔草配伍应用。
    凉血解毒
    车前草可泻肺火、消痰、平喘,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用于肺火旺盛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黏稠、口干、颧红等症。常与桑白皮配伍。
  • 生成海报

    打赏作者

写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