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市作家协会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龙都文化系列采风活动
中国黄河旅游网迅(岳占平)
“风写温柔雨写稠,椽笔纤毫写风流。颛顼乘龙迎雅客,阆苑共把文化谋。”8月12日上午,风柔雨和,爽气怡人,濮阳市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诗人,兴致勃勃到市戚城文物景区进行集体采风。
在河南省作协和濮阳市文联指导下,濮阳市作家协会“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龙都文化系列采风活动,以主席李骞推荐“读数字版《厚重河南》,深度了解中原文化”的豫视频为契机,于5月29日在全市正式拉开了帷幕。濮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团首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发展的系列讲话、指示精神,特别是重温了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讲话精神。李骞要求,采风活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发展的系列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导,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服务宗旨;坚持“四力”要求,树立良好形象;坚持古为今用,服务时代发展;坚持个人采风与集体采风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坚持精益求精,用精品检验效果。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220余位作家诗人深入当地或周边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先进单位(或典型)等进行采风,创作了大量诗文佳作。
这次戚城文物景区集体采风活动,是龙都文化系列采风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得到了全市作家诗人的热烈响应。戚城文物景区依托戚城遗址而建。戚城遗址俗称孔悝(卫出公时大臣)城,为春秋卫国重要城邑和各国诸侯会盟胜地,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好、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经考古钻探,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仰韶、龙山至汉文化层,上下七八千年绵延不断,是濮阳悠久历史、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
“望闻问切豪气增,江山多娇我多情。永把马良神笔借,服务复兴建新功。”通过三个多小时的访谈察看,大家再一次深深感受到龙都文化的厚重与辉煌。一致表示,决心用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的龙都故事,展示濮阳物华天宝的过去、钟灵毓秀的现在和锦绣灿烂的未来,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活动增添濮阳独有的亮色。参加这次集体采风的作家有濮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党支部书记郭正芳,主席团成员宋宛容、卓德民、韩彦军,以及何可想、申燕、朱鸿达、闫建伟、运帅丹、岳占平等数十人。(通讯员 竹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