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测效率提升40%,千巡翼X1是如何做到的?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化以及数字化生产管理的应用发展,现阶段园区、学校、住宅小区、工厂等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类需求往往面积不大,意味着项目的成本控制较为严格,但是同时作业环境复杂,而且对数据质量要求高,因此,非常适合利用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作业。
千巡翼X1,轴距不到38厘米,免基站、免像控,是非常适合于这类小型项目的航测平台。
以某园区倾斜摄影测量建模项目为例,千巡翼X1从飞行时间、起降点选择、现场部署、数据传输、数据处理这5个环节全链路提升作业效率,作业时间减少40%,它是如何做到的?
• 作业面积0.3平方公里
• 设计飞行高度100米
• 分辨率2厘米
• 总计183分钟飞行
• 预计2030张航片
1.
作业现场:无缝衔接
千巡翼X1的最长续航能力可达36分钟,作业过程中,技术人员设计了15%返航电量作为安全冗余,总计有效航飞时间在25-30分钟左右,183分钟航线任务总计需要7-8架次的飞行。
因此项目选用千巡翼X1无人机和电池管家与4块智能锂电池,配合户外移动电源,即可实现电池无缝衔接续航能力。
2.
起降点选择:易如反掌
3.
作业能力:免基站 免像控
在测区踏勘阶段,无需布设GNSS基站,利用千巡翼X1内置的SDK级千寻知寸网络RTK和千寻云迹网络PPK解算,既保障了免像控的高精度,又节省GNSS基站成本,同时只需要布设3-4个像控检查点即可保障数据成果的精度万无一失。
4.
数据处理模式:内外业同步
在外业完成航飞后,直接将外业数据上传至FindPixel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千巡翼X1的单张影像在8MB左右,0.3平方公里总计产生2000张原始影像,总计1.6GB,如果利用5G热点,不到15分钟即可完成数据上传,即便是使用4G网络,总计50分钟内也可完成数据上传。通常,在从外业现场返回到办公室的路上,即可完成全部数据的上传。内业处理过程中,利用FindPixel的集群算力,2000张影像仅需2-3小时即可完成实景三维的成果生成。
5.
整体效率:提升40%以上
在本项目中,千巡翼X1仅用6个小时即完成从外业到内业的全部处理,而传统的方法则至少需要10个小时以上,5个环节全链路控制作业效率。
飞行时间
千巡翼X1利用自身更长的续航能力,同样的180分钟航线任务,7-8架次即可完成飞行,普通的多旋翼则需要10个架次,虽然飞行时间都是180分钟,但是额外的2个架次会将时间浪费在返航、出航、更换电池等操作上,因此,随着任务体量增大,这项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起降点选择
千巡翼X1几乎不需要刻意选择起降位置,只要在测区附近,人流量较少即可,而普通的多旋翼无人机,要考虑遮挡、控制半径等条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选择作业位置。
现场部署
千巡翼X1无需GNSS基站来保障PPK解算,仅需要展开无人机,利用KML规划航线即可,直接免除了现场部署的一个环节。
数据传输
千巡翼X1只需要向FindPixel上传原始数据即可,无需内业人员下载,整理的环节,不仅无需各类网盘的会员,而且大幅度节省了数据传输的耗时。
数据处理
千巡翼X1无需高性能的工作站或集群,而普通的作业模式不仅数据处理速度上难以与FindPixel比拟,额外的计算机和软件采购成本也非常巨大。
通过这个小型项目实践,证明千巡翼X1不仅在效率上远超传统的作业模式,而且综合的使用成本更实现了全链路的压缩节约,非常适合各类中小型项目的实施应用。
千巡翼X1规格参数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这是一条分割线
干货&热文一览
小助手
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官方海量「行业资源包」0元领啦!
涵盖:【智能驾驶】【定位监测】【测量测绘】等多领域
覆盖:农业,林业,交通,可佩戴终端等多场景
先到先得,每周仅限前50份哦!
扫码添加“小助手”领取哦
生成海报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